“知乎语”与常规语言对比列表

From LI AO's Wiki (Miraheze)


介绍[edit | edit source]

此页面提供“知乎语”与常规语言的不同之处的对比列表。有关“知乎语”的定义,请参见相关文章

语言基本特征对比[edit | edit source]

此表列举“知乎语”与不同种类的中文语言及英语的就语言基本特征进行的对比。

对于所谓“知乎语”为一种语言的定义仅为特殊目的而使用,其本质是不规范的汉语或中文语言的一种变体。由于其对中文语言环境造成的紧迫影响,考虑到其具有明显的语言分支的特征但又不符合中文的基本规范,因此将其假定为一种特殊语言加以区分,以防止产生混淆概念的情况。

语言基本特点 知乎语 中文--汉语 中文--华语(马来西亚、新加坡) 中文(新加坡) 中文--台湾“国语” 英语
能够尽最大的技术层面上的努力,尽可能清楚、准确表达需要表达的意思 不能;“知乎语”所表达意思非常模糊 能,且因其句式结构、上下文语法层次清晰、单词种类多且丰富等原因,能够非常好地进行表达
语言随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而得到改进 不能;由于“知乎语”的天然特性(如随意拼接、组合中文或汉语单词,因此必须不断跟随社会发展创造新词及其组合,并对其作出明确定义,方能达到现代化语言的该项能力水平 能,且表现比较好 能,且表现非常好 能,且表现比较好 能,但表现欠佳 能,且表现极佳
语言能够发挥准确传达意思的属性,而非被用作非道德行为如作为洗脑工具等进行使用 不能;知乎语使用者将他们使用的语言自称为“中文”,在此情况下由于网民的教育程度问题,将出现大面积将该语言默认为中文或其他种类的汉语的错误认知的情况存在;

有关洗脑方面,由于“知乎语”不当使用汉语单词,因此很容易对其他人造成错误的理解与认知,长此以往进而达到洗脑目的

能,但表现一般;尽管规范的汉语本身能够准确传达意思并且表现较好,但不当使用的汉语容易成为洗脑工具 能,且表现较好;华人群体已经形成较为活跃的语言使用群体,且将向好的方面发展 能,但表现一般;新加坡的本土化中文语言较少使用,且容易被外来因素所影响 能,且表现欠佳;台湾民众容易受到来自其他中文使用者的影响,致使不断丧失本土语言的使用能力 能,且表现极佳;尽管英语存在不同方言与分支,但其通用的语法体系在全世界广为尊重,加之活跃的西方社会的正面影响作用下,因此表现极佳
语言的使用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 不能;强迫令智能终端用户观看的“知乎语”文字将对健康思想的用户造成负面影响;

“知乎语”使用者群体大量存在本身不断追求新鲜事物但已经形成不良生活习惯并将长期在枯燥的生活中持续的危险现象,使用这种语言将对他们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能;规范的汉语言使用能够给人带来比较良好的感官体验 能,且表现较好;规范的华语使用能够给人带来非常好的感官体验,并夹杂东南亚地区特有的生活文化,使体验变得更佳 (未知) 能;规范的台湾“国语”使用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还能带来中华及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美的感觉,使体验变得更佳 能,且表现极好;英语是现代化社会的通用语言,使用规范英语不仅能够给不同背景、不同种族的人普遍带来比较良好的感官体验,还能令语言受众接受先进的思想文化,大大增强人的感官体验和感受以及作为语言受众时的心情状态
语言没有低俗内容 表现极差;“知乎语”的使用方式本身为践踏中文的不规范中文使用方式,其使用本身即产生低俗信号;

语言本身夹杂随意拼接、组合的汉语词语,更给人带来愈加严重的使用感受

现代汉语表现较好,年长者的汉语使用表现较差 现代中文的表现极好 (未知) 现代语言的表现较好,但民众普遍使用的不规范“国语”表现较差 规范英语的表现极好,且被越来越广泛的民众所使用
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承载体,当前且今后将持续对使用者及其所属群体产生深远影响 (不适用;“知乎语”不具备承载文化的功能与属性) 语言传承文化的表现水平极佳,但在中国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表现将持续恶化 语言传承文化的表现水平极佳,且在华语使用群体中作为本地文化传承载体的表现将持续保持极好的水平 (未知) 语言传承文化的表现水平极佳,且在当前政府的努力下将显著改善当前难以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继续传承本地特色文化的不佳表现 作为现代化社会使用的语言,其难以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且此项表现极差;

不同地方的本地英语使用者使用的语言差异较小,由于不具备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的特点,因此几乎不具备因此产生深远影响的功能;

具备文化载体属性的英语特殊分支(如美国法律英语、英国传统英语)仅能在特定影响范围内发挥有限的传承文化的作用

“知乎语”中少有或不使用的中文(汉语)词语[edit | edit source]

此部分表格列出“知乎语”中少有或几乎不使用的中文(汉语)词语。

不使用某个词语的主要原因及状态经过归类,以代码的方式进行概括,必要时也附上了相应的原因。原因或状态归类代码如下所述:

  • “RAR“即”积极拒绝“(Reason Actively Refusing)表示“知乎语”使用者积极拒绝使用该中文词语。
  • “RCNN“即”认为没有必要“(Reason Considered Not Necessary)表示“知乎语”使用者认为,出于简洁考虑,所谓“中文”的使用不需要该词语。
  • “SCGCU”即“认为(是)正确的中文语言使用方法”(Status of Considering Genuine Chinese Usage)表示“知乎语”的意识形态中,此种使用方式系正确使用他们所认为的“中文”的情况。
  • “SNKFD”即“知识不足以致无法作出(正确)判断”(Status of No Knowledge for Dictation)表示“知乎语”的意识形态中,因缺乏中文或汉语的专业知识导致其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因而沿用错误的语言使用方式,致使“知乎语”中少有或几乎不使用该中文词语。
“知乎语”中少使用或不使用的汉语词语 原因及(或)状态归类代码 备注 示例及对应的规范中文表达
进行 RCNN, SCGCU, SNKFD 因追求所谓“简洁” “简约”加之对中文的知识掌握不足,因此造成此现象 知乎语(错误中文表达):你的微信版本过低,请下载最新版本登录

中文(正确中文表达):您的微信客户端版本过低,请下载最新版本后进行登录。

知乎语(错误中文表达):你的帐号还为初始化,请「帐号初始化」

中文(正确中文表达):您的账号尚未进行(完成)初始化,请先进行账号初始化。

RAR, RCNN, SCGCU 因使用语言过程中不考虑客观情况并一意孤行以自己的方式使用他们所认为的“中文”,因此出现该情况

频繁使用“你”字是“知乎语”的典型特征

知乎语(错误中文表达):使用校验码111111登录你的微信。

中文(正确中文表达):使用验证码111111以登录您的微信账号。

账号 SCGCU 因一意孤行导致出现积极拒绝使用“账号”中的“账”字的情况;虽然中国汉语有关机构曾明确指出正确的形式为“账号”,且微信研发设计人员表面上在客户端易于发觉的用户界面或工作流进行了相应修改,将“帐”修改为“账”,但在深层次及用户难以发觉的用户界面或工作流中,他们仍然执迷于使用“帐号”一词;

“帐号”一词现仍在华语使用者中低强度流行,该词语的使用不应被视为根本性错误。

“知乎语”中无法清晰表达的概念(以汉语词语排序)[edit | edit source]

“知乎语”无法清晰表达的概念的汉语词语表述 “知乎语”中的模糊或不准确表述 典型的“知乎语”错误叙述及其对应的正确中文叙述 备注 原因代码
验证(名词,计算机系统中用户交互的身份验证过程) 校验 错误叙述:邮箱校验失败

正确叙述:邮箱验证失败

错误原因:验证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一般通过用户访问正确的带有唯一令牌的URL从而进行。虽然服务器端需要对用户浏览器所发送的令牌字段中的令牌进行校验比对,但是整个验证过程并不仅是校验比对的过程,而且该过程对用户的感知仅仅是验证电子信箱的可用性,因此“知乎语”的“校验”表述没有代表性,不能作为该验证过程整体进行概括性叙述。

“验证”代表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户交互身份验证过程中验证用户所输入信息,而“校验”代表一方通过正确信息进行比对的验证方式。 RAR, SCGCU
输入 填写 错误叙述:请填写密码

正确叙述:请输入密码

错误原因:“输入”表示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向计算机系统中录入信息内容;:填写“表示通过包括人机交互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向计算机系统中录入内容,以达到填写信息栏位用于信息报送目的,从而代替传统的纸质信息收集、报送的过程。在用户登录互联网账户的过程中,虽然其输入的密码也被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验证,但该信息传输行为本身并不是电子化的文件资料报送,因此使用”填写“一词不仅表述错误,而且凸显出腾讯公司微信部分研发人员存在利用语言文字对民众(不经意间)的洗脑之嫌。

“输入”表示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向计算机系统中录入内容,而“填写”具有录入内容以填写某个信息栏位,从而代替传统纸质信息的收集、报送的过程 RAR, SCGCU